
如何剧组式团队管理提升管理绩效?
课程背景:
员工没有角色感,该干的事不干,不该干的事想干,怎么办?
团队没有合作意识,缺少团队精神,各自为战,效率低下;
团队成员没有创造力,吩咐什么做什么,不吩咐绝对不去想不去做;
金钱激励的效果逐渐下降,找不到更好的激励员工的方法。
历经泊明老师近20年市场沉淀与实战总结,“剧组式管理”所有方法、案例、工具均来自老师近20年对娱乐业中剧组管理的研究成果,和多年企业管理的一线实战经验。这些理念和方法久经验证,并在被不断成功地复制。
课程收益:
● 学会剧组式管理,变每个岗位为一个角色,要员工接受自己的角色、认同自己的角色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;
● 让管理者学会为工作赋予意义,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意义和满足感,提升工作效率;
● 通过掌握剧组式管中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,让很多管理成员的表演习惯和下意识反应,减少反复传达、屡屡犯错的现象;
● 用剧组的管理方法,帮助员工形成价值共创共享、创造性高效协同的习惯和能力。
课程时间:约3小时
课程对象:企业创始人、总经理、中高层管理者、职业经理人等;
课程模型:营销思维的管理模型、管理者面对未来的六种能力、剧组的管人用人模型、剧组的制度剧本化
课程大纲
第一讲:像剧组一样带出高效团队
一、剧组管理与团队管理的共性与差异
1、团队管理面临的问题
2、剧组:一个神奇高效的组织
3、剧组面临的问题是什么?
4、现实的问题:企业也一样!
5、剧组和企业激励方式
二、好的团队管理及管理者能力提升
1、管理者决胜未来的六大核心能力:三感三力
2、像带剧组一样带团队
3、如何像带剧组一样带团队?
4、未来企业家和管理者最大的短板
第二讲:像剧组一样用营销思维做管理
导入问题:人为什么工作?
一、像营销一样:回归需求满足看管理
1、每一个问题员工背后都有一个需求未被满足
2、认清人性的两种基本需求
3、人对于工作有实用性需求
4、人对工作有娱乐性需求
京瓷经营哲学的启示
二、用营销思维做管理
1、两种需求与涨工资的关系
2、管理问题也是营销问题:回到服务或产品
3、剧组式管理:关注员工娱乐性需求
第三讲:剧组式用人:给员工一个角色
一、给他角色才能找到角色
1、给员工一个角色而不是一个职位
2、为员工树立演员心态、角色意识
3、给角色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
二、像剧组一样找到企业需要的人
1、学习剧组找人三步曲
2、岗位和角色的不同:员工角度
3、岗位与角色的不同:企业角度
4、变招聘为选角:招聘是选角,面试是试镜
第四讲、剧组式管人:具体任务清晰,创造空间巨大
一、像剧组一样明确任务拆解任务
1、像剧组一样明确大目标
2、像剧组一样明晰小目标
3、大目标与小目标的统一
4、专业来自于清晰的行动目标和任务
二、为团队提供有限制的创造空间
1、规则与创造性的对立统一
2、鼓励在约定的规则下有限度地创造
3、给员工提供有限度的创造空间的八原则
4、学习即兴创造的智慧
第五讲、剧组式管人:研发自己的管理道具和管理言行
一、像剧组一样研发自己的管理道具和服装
问题:戏剧中为什么要有道具?
1、能辨识角色身份的道具
2、能推动工作(剧情)进展的道具
3、能调整演员心态的道具
4、能诱发行动的道具
5、给员工一套符合角色的服装
二、像剧组一样研发自己的管理对白和管理动作
问题:演员为什么要按照剧本说对白、做动作?
1、能诱发行动的管理语言
2、能精准传递信息的管理语言
3、管理者日常布置任务的语言设计
4、设计高效安全的管理动作
第六讲、剧组式管人:给员工表演的舞台
一、每个员工都是希望成名的演员
1、每个员工都是演员,都希望被看见
2、所谓怀才不遇,就是缺少一个合适的舞台
二、给员工一个舞台,让他们的表演被看见
1、变公司舞台,给每个员工表演的机会
2、让员工的每一次表演尽可能多的被人看见
3、被看见是最好的意义激励
第七讲、剧组式管事:为工作赋予意义,让意义驱动工作
一、像剧组一样做工作意义的建立者
1、为什么先要谈意义激励
2、像剧组一样,做意义的建立者
3、管理的最大工作是让工作有意义
4、让工作有意义的四种方法
二、变工作为创作,变工作为作品
1、工作与创作的区别
2、如何创意你的工作?
3、变工作为作品创作的方法
第八讲、剧组式管事:制度剧本化、计划日常化
一、像剧组一样设计制度,让每个人按照角色要求行事
1、剧组最高的管理制度:剧本
2、企业的管理制度:员工手册
3、剧组制度可执行可操作
4、剧组制度的可视化
5、剧本和员工手册的不同
6、像剧组一样做制度:制度剧本化
二、像剧组一样做每日工作计划
1、学习剧组的每日工作计划:共走日程表
2、学习剧组的每日工作计划:每日工作通告
3、像剧组一样做每天的计划
结束语
现在就让线上线下混合式营销搭建起来,驱动业绩增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