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章节:9/共9讲
21428人已学
管理的八个常识
——重新应用中层管理的基本面
课程背景:
对于管理常识的认识问题,目前有两个极端令人堪忧。一个极端是:拒绝承认常识,只相信自己的经验。导致那些曾经经典的管理模式,如今成了有些企业发展的“负担”。另一个极端是:热衷于追逐新名词、新概念,把管理当成赶时髦,不敢也不愿回归管理的”底层逻辑“和”本源问题“。
工业时代的管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里,越来越力不从心。组织的臃肿,层级的复杂,条块的分割,让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望而却步,优秀人才不断流失,企业创造力逐渐下降。不可否认的是:当组织能够为个体提供价值贡献时,这个组织才会具有持续生命力。中层和职业经理人将如何面对?
本课程用2小时,挑选了8个当代管理中最容易忽略的管理常识,系统分析讲授管理不是学时尚,是学经典;不是学概念,而是学规律。达到触类旁通、一通百通、举一反三、一以贯之的学习收获。将自身管理能力和境界提升一个新台阶,让组织、员工和自己达到真正的管理共赢。
课程收益:
n 树立正确的管理观,让中层清晰地判断什么是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。
n 培养属下成为自己的英雄,为一线提供指导,避免在执行层面把经念歪。
n 解决劳动生产率最大化过程中,处理好建设性冲突,共同建构和谐关系。
n 中层在个体价值崛起的互联网时代,如何完成实践+理论的双通道发展。
章节数:9讲 课程总时长:1小时58分钟
授课对象:大型企业中层管理者、职业经理人
授课方式:线上录播,反复学习
课程大纲
第一讲:管理只对绩效负责,不对好心情负责
1、管理当然是一门科学
2、给功劳发钱,没苦劳鼓掌
3、衡量忠诚应是员工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度
² 案例:《怎么看待“不忠”的李一男》
l 主要解决:树立正确的管理观,让中层清晰地判断什么是衡量自身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。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下属,选拔任用留人要全方位,不宜试图用”忠诚“二字加以约束和控制。
第二讲:管理要让原因说话,不是让结果说话
1、成王败寇思想不适用于管理
2、结果,能高于一切吗?
3、管理是“管事”,而不是“管人”
l 主要解决:认识到”一切拿结束说话“的惯性管理通病,会造成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获取结果,结果”变味了“。正确的做法是,事前规避危害,事中跟进排查,结果自然也就能遂人愿。
第三讲:只靠砸钱激励人,那是个养猪的
1、人为什么工作的六个理由
2、需求只能引导,不能满足
3、人才是人才最好的环境
l 主要解决:承认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,但不是唯一重要的措施。如何重新设计激励制度,突出激励的重要性和可见度,对期望目标进行有效评估,让激励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第四讲:组织中人与人公平,但并非平等
1、中层的使命是什么?
2、按章行事,解决问题,保持稳定
3、装好“阀门”,用好“罚门”, 制度为王
l 主要解决:公司不是一个家,家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。正式的组织管理讲究明确的分工、责任、目标、权力、制度等,并明确牢记中层的使命,为一线提供原则、方法、指导,避免在执行层面把经念歪。
第五讲:向上管理,对下负责,让冲突变成活力
1、中国人为什么怕冲突?
2、控制-妥协-整合
3、让冲突变得更有积极性
² 案例:《万通公司的”三提文化“》
l 主要解决:明确管理的本质是,在解决劳动生产率最大化过程中,最大受益方不是资方,而是劳方。让劳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,停止对抗,处理好建设性冲突,共同建构和谐关系——中层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。
第六讲:激活个体价值:没有成功,只有成长
1、个体价值年代与”水样组织“
2、激活个体价值的核心点
3、保持组织和团队活力三个方法
² 案例:《苏炳添的成长动力来源》
l 主要解决:明确激活个体的价值首先要包容个性、鼓励创新。组织里如果只有不创新也不犯错的人能存活,企业的竞争活力就大打折扣。中层肩负的责任是如何管理年轻有为、具有独立价值观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成员。
第七讲:部下牛,你才牛, 否则就是吹牛!
1、学会领导的第一步是学会服从
2、中层的绩效到底落在哪里?
3、“孤胆英雄”的内心是虚弱的、落寞的
l 主要解决:中层不能把自己树立成”孤胆英雄“,而是培养每个属下都成为”“自己的英雄”。中层没有自己的绩效,中层的绩效体现在上司和下属的发展与成长,中层最富有牺牲奉献精神,中层也是最前途无量的。
第八讲:不懂理论的“实干家”,不是个好领导
1、几分理论?几分实践?
2、学习管理理论不用赶时髦
3、你有千条妙计,我有一定之规
l 主要解决:更多的中层不愿接受学习管理理论,过度迷信自己的经验,甚至大有经验主义一统天下的趋势,给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局限性。中层在个体价值崛起的互联网时代,如何完成实践+理论的双通道发展。
李世源老师 深圳电视台《第一调解》节目心理评论员
管理心理学专家
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生
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高阶研修班
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
深圳电视台《第一调解》节目心理评论员
曾任《香港商报》和《深圳青年》杂志社记者
课程三大特色:科学、有趣、实用
积极心理学探索式应用的践行者,编著多本减压、恢复心灵活力等积极心理学方面著作:
→《金葵花宝典》 2004年
→《别扛着:做自己的减压教练》[2015年北京出版]
→《跟压力讲和》[2016年繁体字台湾出版]
→格律诗集《苍水集》[2019年深圳出版]
关注组织与企业学员切身心理问题,根据自身知识积累及过往职场经验,在企业员工压力情绪管理方面进行策略导引、心理分析等解读,形成集通达、哲思、顿悟于一体的授课形式。累计为政府机关/高校总裁班/央企国企/金融/电力/烟草/税务等230多家企业授课超过1530天,返课率达91%以上。经典返聘案例:
☛为深圳交通委员会讲授《管理心理学》等课程,返聘48期,持续返聘中……
☛为中国移动河北公司《道德经与压力管理》等课程,返聘14期,持续返聘中……
☛为广东建行《高绩效员工全面压力管理》等课程,返聘13期,持续返聘中……
☛为广东省邮电学院《高绩效团队心理资本开发》等课程,返聘12期,持续返聘中……
☛为武汉十堰东风汽车《管理者大情商开发》等课程,返聘10期,持续返聘中……
主讲课程:
《大情商管理》
现在就让线上线下混合式营销搭建起来,驱动业绩增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