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详情
讲师资历
授课时间 |
|
授课对象 |
企业中层经理/部长、主管、储备管理人员等 |
授课方式 |
内训 |
课程背景
课程背景:
企业的愿景、使命和价值观,必须先转化为目标和计划,才能落地实现。目标与计划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核心的内容,也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技能。基业长青的国际知名企业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,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与计划管理的方法。在英特尔,它叫做MBO;在微软,它叫做CBI;在谷歌,它叫做OKR;在索尼,它叫做KPI……没有所谓最有效,或是包治百病的方法,最适合企业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。
因此,仅仅从学习各种管理方法入手,而忽视其底层逻辑和内核,管理者很可能只学到了目标与计划管理的“形”,在实践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惑,导致目标与现实总有差距。在调查多家企业的目标与计划管理现状之后,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常见问题:
◆ 未理解目标管理的赋能内核,使用目标管理工具时走过场;
◆ 将目标管理工具简单地和物质激励或处罚联系在一起,而没有调动起员工的内源性动机,激励效果有限;
◆ 只关注向下属下达或签署目标或指标,不关注或少关注计划与行动方案;
◆ 只在期末检查目标实际达成的情况,而缺乏对重要方案的关注和对关键节点的控制;
◆ 缺少复盘机制,经常把同样的问题从一个季度延续到下一个季度,员工成长缓慢。
基于此,本工作坊旨在从目标与计划管理的内核与底层逻辑来导入,辅以实用的管理工具,加以现场的练习和辅导,巩固学员对所学的实际运用,更好地完成小团队目标,从而助力企业经营目标的不断实现。
课程目标
课程收益:
◆ 建立学员对目标与计划管理的内核与底层逻辑的认知;
◆ 掌握目标拆解的方法,现场制定当月/当季的SMART目标;
◆ 现场演练KPI目标的设定与分解方法;
◆ 学会使用GROW模型辅导下属设定目标与行动计划(OKR);
◆ 建立关键节点控制的意识,现场操练过程沟通与纠偏的技巧。
课程大纲
课程大纲
破冰导入:以学员实际需求为例
第一讲:目标与计划管理概述
一、认识目标管理
1. 管理的四个层级
视频分享:目标管理
2. 目标管理的赋能内核
3. 目标管理的四个步骤
第一步:目标设定
第二步:计划落实
第三步:过程跟踪
第四步:评估、复盘与持续改善
二、认识计划管理
1. 计划在管理中的地位
2. 计划的三个阶段
阶段一:目标拆解
阶段二:授权并形成行动方案
阶段三:计划可视化
第二讲:目标设定
一、正视目标
1. 目标的不合理性
2. 突破限制看目标
讨论:如何应对上级分配下来的“不可能”完成的目标?
二、目标设定的原则
1. 目标设定的宏观原则
1)全面性原则
2)重点性原则
3)先进性原则
4)相关一致性原则
5)稳定性VS灵活性原则
2. 目标设定的微观原则(重解SMART原则)
案例分析:关于悟性、领会和揣摩
现场练习:制定SMART月度/季度/年度目标
第三讲:计划落实
一、目标拆解方法
1. WBS工作分解结构
2. RACI责任矩阵
3. 鱼骨图法
4. Gantt Chart甘特图
二、将目标转化为行动方案——GROW模型
分组讨论:如何进行GROW模型的提问
1)如何提问Goals:对目标的理解
2)如何提问Reality:正视现状,找到问题所在
3)如何提问Options:创新方案的激发与选择
4)如何提问Way:制订行动方案和干预措施
三、KPI目标的设定与分解
1. KPI的来源与适用场景
2. KPI的设定原则
3. 企业级KPI的设定
1)战略执行工具:平衡记分卡法
2)关键业务领域法
4. KPI的提炼与分解方法
1)价值树分解的三种方式
a流程展开 b原因展开 c公式展开
2)职责变目标的QQTC法
3)KPI指标设计的常见问题
练习:从部门到岗位的KPI分解(分别用两类分解方法)
4)指标权重的设计要点
指标值的设计方法(必保值/挑战值/封顶值)
四、OKR的设定与分解
1. OKR的发展演变与适用场景
2. KPI与OKR的三大区别
3. OKR设定与分解的两大原则
1)兴奋原则
2)自主量化原则
4. OKR的四大赋能利器
5. OKR的创新设计
案例分享:知名企业的OKR设置
现场练习:OKR设计与分解
五、计划可视化
1. 宣誓/公开承诺
2. 看板/仪表盘
3. 例会制度
第四讲:过程跟踪
一、关键节点控制
1. 确定关键节点的方法
2. 节点检查
1)看数据
2)走现场
3)听汇报
4)秀成果
二、过程沟通与纠偏
1. 过程沟通的内容
1)目标与计划达成比率
2)失败原因分析
讨论:如何让批评有效果?
3)成功经验总结
4)参与式认可
练习:一分钟参与式认可
2. 过程纠偏方案辅导
情境模拟:“沟通与纠偏”,第一季度的销售计划实际完成80%。
第五讲:评估、复盘与持续改善
一、绩效评估
1. 结果评估
2. 行为评估
3. 发展评估
二、结构性复盘与改善
1. 库博学习经验圈
2. 复盘的意义和原则
3. 复盘的四个步骤
课程回顾总结与学员分享
学员自评与行动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