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发布以后,“互联网+”迅速升温,一个原本在互联网小圈子内探讨的话题,终于修成正果。李克强总理提纲挈领,寄望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,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传统行业升级转型,引爆新的经济增长点,从而在“新常态”下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毫无疑问,互联网+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。然而,究竟什么是“互联网+”,不同的人有不同解读。面对行业人士及资本市场的狂热,我们必须冷静思考,“互联网+”的真正意义和潜在价值。
一段时间里,各行各业均热衷于提及互联网思维,似乎这是一剂万能药,无所不能。不能说这是一种错觉,但至少有失偏颇。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,其本质是改变信息交互方式,提高生产力和改进效率。无论哪个行业,以追求极致的标准来满足客户需求,才是制胜之道。互联网正是为这种极致追求提供了助力。
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,是为了通过信息化手段,精准感知和触达消费者,提供个性化、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,获得认同并寻求良性互动,从而实现效率与效益的转化。在对客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上,正是传统产业所欠缺的,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