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流砥柱 以心流体验为核心的全脑课程开发工作坊》
授课讲师:张帆
课程详情
课程背景
课程背景:
很多公司都面临做了TTT培训,但是讲师还是上不了课的尴尬局面,大致有六点原因:
● 只讲授课技巧-很多内训师呈现技巧很好,却除了通用课程外,无课可上。
● 没有工具-如果讲师可以提供工具、口诀,可以帮助学员迅速上手,提升信心。
● 高层不重视,学员上级不支持,培训过程还在处理工作中的事情。
●培训不贴合需求,不助推绩效-如果萃取最佳实践,那就不一样了。
● 非项目制-只是上课,缺乏辅导,内训师渴望老师能辅导他们去解决实际问题。
● 没有输出-课程最后设计呈现环节,为认真的学员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/舞台。
其中最核心的痛点就是传统TTT注重“手眼身法步”的讲师风范,而忽略培训内容的有效获取,培训需求的有效洞察,以及对内容的有序组织,本课程将从内容组织、结构运用、课程开发、风范塑造、成果展示五大维度进行训练,提升课堂呈现能力,推动培训转化效果。
课程目标
课程目的:
● 以学员中心,以绩效提升为导向,萃取最佳实践,实现内训师“有效-有序-有课-有型-有喜”的培养路径。
● 帮助学员理解脑科学在学习中的价值,实现“行为-情绪-感知-行为”的螺旋式认知升级。
● 提供大量的工具进行演练,用“建构主义”的引导,助推内训师的“问、喻、练、评、赛”的五维能力提升。
● 设计PK淘汰、比赛展示等输出环节,为学员赋能,激活个人能量,实现学员由知道变理解,由理解变运用,由能用变用好的学习路径有效管理。
课程大纲
课程大纲
第一讲:有效——理解学习原理,理解三重脑 (第一天上午 内容组织)
一、理解教学规律
1. 理解学习过程
1)三重脑科学的定义 2)爬行脑、哺乳脑、人脑的分工
2. 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
1)融入场域 2)提炼内容 3)设计流程
3. 大脑喜欢看什么
1)热点元素——新鲜热点,抓人眼球(引起注意,获得关注)
2)情感元素——真情流露,感人肺腑(快速吸引,获得认同)
3)喜剧元素——幽默搞笑,出人意料(增强记忆,情理之中)
4)哲理元素——故事导入,充满哲理(故事引导,引人深思)
识记口诀:“热情洗礼”模型
互动练习:按照“热情洗理”丰富一下我们课程的案例
4. 基于脑科学的八大教学规律
二、萃取最佳实践
1. 识别有价值的萃取目标,找到外显的经验
2. 实施萃取流程,让人和经验分离
3. 萃取成果的加工美化
工具:《牍good九“键”》 降低学员的学习难度,是内训师最核心的能力
1)键字词组:将内容提炼出关键字
2)键字公整:将关键字提炼成公整的词组
3)键字在首:做成中国的SMART原则
实战演练:按照以上方式,完成萃取成果的美化
4)键字叠数:做成中国的4P
5)键字分解:把核心知识点变成笔画组合成一个字
6)键字顺口:把核心知识变成顺口溜或RAP
实战演练:按照以上方式,完成萃取成果的美化
7)键序成表:把核心工作流程表格化(check list)
8)键立模型:把核心内容图像化隐喻(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)
9)键成手册:做出简单易学的操作手册&话术清单&故事集
实战演练:按照以上方式,完成萃取成果的美化
第二讲:有用——逻辑关联形式,点燃情绪脑 (第一天下午 结构运用)
一、引——引出题目
1. 辣:吸引眼球
2. 币:体现价值
3. 小:明确聚焦
4. 新:新颖创意
互动练习:完成课程题目的修改
二、经——精彩开场
1. 开场“天龙八部”:调查、故事、道具、自我介绍、游戏、就地取材、拉关系、幽默
互动练习:各小组分别完成3个开场白的设计
2. 开场的万能套路
1)威震四方的个人介绍
2)逼迫吓人的需求痛点
3)利益价值的课程说明
4)诱人参与的行为促动
识记口诀:威逼利诱
互动练习:完成开场白的修改
3. 利诱的目标确定
1)定义培训对象
2)做出行为改变
3)天时地利条件
4)看得到的成果
识记口诀:人做天看
互动练习:完成课程目标的设定
三、据——据理力甄
1. 态度类知识点授课模型:赤手空拳
2. 操作类知识点授课模型:惹张帆吵架 (五星教学法的汉化落地版,重申萃取的价值)
1)惹-惹人注意:聚焦问题点燃学习热情
2)张-彰显套路:结论先行,并口诀化模型化呈现
3)帆-范例诠释:示范举例,激活旧知,帮助消化
4)吵-操作演练:刻意练习,运用新知
5)架-价值反馈:强调难点、易错点,启发思考,融会贯通
3. 万能授课模型:五“gan”教学模型:甘感干敢感
互动练习:针对自己的内容,完成逻辑结构的重构
四、典——点睛收尾
1. 课程结束的七个活动
互动练习:每小组完成2个课程结束的活动
2. 万能结尾模型
1)实践总体回顾
2)关键要点强调
3)重点学员表扬
4)大有可为升华
识记口诀:事关重大
互动练习:个人结尾设计
第三讲:有评——课程设计呈现,相互评价赋能
一、讲师辅导支持
二、学员进行课程呈现及相互点评
三、讲师给予反馈
课程结束